赠卢楠

国相脱齐骖,越石始称人。 宁为终胥靡,不作下坐宾。 区区夷门卒,偃蹇魏王孙。 执辔恭弥下,因疏翻见亲。 虽非巢由节,两分故相尊。 卢生完城旦,磬折何逡巡。 宁无知音望,仓卒谁见伸。 肉食侵士权,藜藿竟焉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国相:国家的宰相。
  • 脱齐骖:脱下齐国的马车,指放弃高官厚禄。
  • 越石:指古代越国的石头,比喻坚贞不屈。
  • 胥靡:古代的一种刑罚,指被囚禁。
  • 下坐宾:坐在下位的宾客,指地位低微。
  • 区区:微小,不足道。
  • 夷门卒:指守卫夷门的士兵。
  • 偃蹇:高傲,不屈。
  • 魏王孙:魏国的王族后代。
  • 执辔:握着马缰,指驾车。
  • 弥下:更加低下。
  • 巢由:指古代隐士巢父和由余,比喻隐逸之士。
  • 完城旦:指守城到天明,比喻忠诚守职。
  • 磬折:形容身体弯曲如磬,表示恭敬。
  • 逡巡:犹豫不前。
  • 肉食:指享受俸禄的官员。
  • 藜藿:指粗劣的食物,比喻贫贱。

翻译

国家的宰相放弃了齐国的马车,越国的石头才被人称颂。 宁愿一直受囚禁,也不愿做低位的宾客。 小小的守门士兵,高傲地不屈于魏国的王孙。 握着马缰,恭敬地低下头,因为这份疏远反而显得亲近。 虽然不是隐士巢父和由余那样的节操,但两者之间仍然相互尊重。 卢生守城直到天明,身体弯曲如磬,显得犹豫不前。 难道没有知音的期望,仓促之间谁能理解他的心声。 享受俸禄的官员侵占了士人的权力,而贫贱的粗食又能陈述什么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情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忠诚、节操和知音难寻的感慨。诗中“国相脱齐骖,越石始称人”展现了放弃权贵、坚守节操的理想形象。而“卢生完城旦,磬折何逡巡”则描绘了忠诚守职却犹豫不前的矛盾心理。最后,“肉食侵士权,藜藿竟焉陈”反映了社会不公和士人地位的边缘化。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时代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