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有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除夜:除夕之夜,即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
  • 故节:旧年的节日,即除夕。
  • 虬箭:古代计时器中用来指示时间的箭,这里指时间。
  • 宵阑:夜深。
  • 斗横:北斗星横斜,指夜深。
  • 九重城:指皇宫,古代皇宫有九重门,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翻译

旧年的节日应当欢歌守岁,新年则手持烛火迎接。 冬日的氛围中,时间如虬箭般流逝,春天的色彩等待着鸡鸣的到来。 兴致尽了,听到壶中的酒已倒尽,夜深时见到北斗星横斜。 还希望得到亿万年的长寿,再次进入那九重皇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和情感。诗中,“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表达了人们对旧岁的留恋和新年的期待。通过“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后两句“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则描绘了守岁之夜的结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杜审言

杜审言

杜审言,字必简,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迁居河南巩县,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