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画堂:指装饰华丽的厅堂。
- 喧喧:形容声音嘈杂。
- 社:古代乡村的祭祀活动,这里指燕子在春社时来,秋社时去。
- 长是:常常是。
- 江楼:江边的楼阁。
- 使君:古代对地方官员的尊称,这里可能指楼的主人。
- 阑干:栏杆。
翻译
华丽的厅堂里歌舞声嘈杂,春社时燕子来了,秋社时燕子又去,却无人留意。 燕子常常是江边楼阁主人的伴侣,黄昏时分,它还等待着主人倚靠在栏杆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画堂的繁华与燕子的孤单,形成鲜明对比。燕子虽在人群中穿梭,却无人关注,只有江楼的主人与其相伴。黄昏时分,燕子依旧等待着主人,展现了燕子对主人的忠诚与依恋。诗中“社去社来人不看”一句,既表达了燕子的孤独,也暗含了对人情冷漠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杜牧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