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十四首

· 吴筠
闲居览前载,恻彼商与秦。 所残必忠良,所宝皆凶嚚。 昵谀方自圣,不悟祸灭身。 箕子作周辅,孙通为汉臣。 洪范及礼仪,后王用经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è):悲痛,哀伤。
  • 凶嚚(xiōng yín):凶恶愚蠢。
  • 昵谀(nì yú):亲近谄媚。
  • 自圣:自以为圣明。
  • 箕子:商朝末年贵族,因忠谏纣王而被囚,后成为周朝的重要辅臣。
  • 孙通:即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名臣。
  • 洪范:《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商朝的治国大法。
  • 礼仪:指《周礼》、《仪礼》等古代礼仪制度。
  • 经纶:治理国家大事。

翻译

闲暇之余,我翻阅前人的记载,深感悲痛于商朝与秦朝的历史。这两个朝代所残害的必定是忠良之士,所珍视的却是凶恶愚蠢之人。君王亲近谄媚之人,自以为圣明,却不知这正是导致灾祸和自身灭亡的原因。箕子最终成为周朝的辅佐,孙通则成为汉朝的大臣。《洪范》和礼仪制度,是后世君王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商朝和秦朝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忠良被残害、凶恶被珍视的悲愤之情。诗中,“恻彼商与秦”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悲痛之情。后文通过对箕子和孙通的提及,暗示了忠良之士最终会得到应有的地位,而《洪范》和礼仪制度则成为后世治国的经典。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忠良的崇高敬意。

吴筠

吴筠

唐华州华阴人,字贞节。通经义,善文辞。举进士不中,隐居南阳倚帝山为道士。玄宗天宝初召至京,敕待诏翰林。献《玄纲》三篇。每开陈,皆名教世务,以微言讽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于帝,遂固求还嵩山。后东入会稽剡中卒,弟子谥为宗元先生。善诗,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