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寄荐福栖白

· 李洞
险倚石屏风,秋涛梦越中。 前朝吟会散,故国讲流终。 北地闻巴狖,南山见碛鸿。 楼高惊雨阔,木落觉城空。 兔满期姚监,蝉稀别楚公。 净瓶光照客,拄杖朽生虫。 平地塔千尺,半空灯一笼。 祝尧谈几句,旋泻海涛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屏风:指形状像屏风的山石。
  • 秋涛:秋天的波涛,比喻秋天的景象或情绪。
  • 越中:指越国,古代国名,位于今浙江省一带。
  • 前朝:指过去的朝代或时期。
  • 讲流终:指讲学的活动结束。
  • 巴狖:巴地的猿猴,狖(yòu)指长尾猿。
  • 碛鸿:沙漠中的大雁,碛(qì)指沙漠。
  • 兔满:指月亮圆满,兔在古代常用来指代月亮。
  • 姚监:指姚姓的监官,监是古代官职。
  • 蝉稀:蝉声稀少,表示秋天深了。
  • 楚公:楚地的贵族或官员。
  • 净瓶:佛教中用来盛水的瓶子,象征清净。
  • 拄杖:支撑身体的手杖。
  • 塔千尺:形容塔非常高。
  • 灯一笼:一盏灯笼。
  • 祝尧:祝颂尧帝,尧是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 旋泻:迅速倾泻。

翻译

我倚靠着像石屏风一样的山石,秋天的波涛让我想起了越中的梦境。 前朝的吟咏会已经散去,故国的讲学活动也走到了尽头。 北地听到了巴地的猿猴声,南山看到了沙漠中的大雁。 楼高让我惊讶于雨的广阔,树木凋零让我感觉到城市的空旷。 月亮圆满时,我期待着姚监的到来;蝉声稀少时,我告别了楚地的贵族。 清净的瓶子照亮了客人,支撑身体的手杖已经生虫。 平地上耸立着千尺高的塔,半空中挂着一盏灯笼。 祝颂尧帝的几句话后,海涛迅速向东倾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诗中通过“石屏风”、“秋涛”等意象,勾起了对越中梦境的回忆,表达了对前朝文化的缅怀。同时,通过对北地和南山的对比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诗的结尾,以祝颂尧帝和海涛的倾泻,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诗三卷。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