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迢迢来极塞,连阙谓风吹。
禅客呵金锡,征人擘冻旗。
细填虫穴满,重压鹤巢欹。
有影晴飘野,无声夜落池。
正繁秦甸暖,渐厚楚宫饥。
冻挹分泉涩,光凝二阁痴。
踏遗兰署迹,听起石门思。
用表丰年瑞,无令埽玉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迢(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 极塞:边疆的尽头。
- 连阙:连绵的宫阙。
- 禅客:指僧人。
- 金锡:僧人用的锡杖。
- 征人:远行的人。
- 擘(bāi):分开,拨开。
- 冻旗:因寒冷而结冰的旗帜。
- 鹤巢欹(qī):倾斜的鹤巢。
- 秦甸:指秦地的郊野。
- 楚宫饥:楚国宫廷的饥荒。
- 冻挹(yì):因冻而难以汲取。
- 分泉涩:泉水因冻而变得涩滞。
- 二阁:指两座楼阁。
- 兰署:指官署。
- 石门思:对石门的思念。
- 丰年瑞:丰收年的吉祥象征。
- 埽(sào):扫除。
- 玉墀(chí):玉石台阶。
翻译
远远地来到边疆的尽头,连绵的宫阙仿佛被风吹动。 僧人用锡杖敲打,远行的人拨开冻住的旗帜。 细细的雪填满了虫穴,重重地压弯了鹤巢。 阳光下,雪影飘洒在田野,夜晚无声地落在池塘。 雪使得秦地的郊野更加温暖,渐渐地缓解了楚国宫廷的饥荒。 因冻而难以汲取的泉水变得涩滞,两座楼阁的光芒也因此凝滞。 踏过官署的痕迹,唤起了对石门的思念。 用这雪来预示丰收年的吉祥,不要让它扫除玉石台阶的洁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雪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的美丽与带来的变化。诗中,“细填虫穴满,重压鹤巢欹”等句生动地描绘了雪的厚重与覆盖力,而“有影晴飘野,无声夜落池”则传达了雪的静谧与飘逸。后半部分通过雪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表达了雪作为丰收瑞兆的寓意,以及对洁净环境的珍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雪的多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