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二十韵献覃怀相公

· 李洞
帝梦求良弼,生申属圣明。 青云县器业,白日贯忠贞。 霭霭随春动,忻忻共物荣。 静宜浮竞息,坐觉好风生。 万国闻应跃,千门望尽倾。 瑞含杨柳色,气变管弦声。 百辟寻知度,三阶正有程。 鲁儒规蕴藉,周诰美和平。 碧水遗幽抱,朱丝寄远情。 风流秦印绶,仪表汉公卿。 忠谠期登用,回邪自震惊。 云开长剑倚,路绝一峰横。 九野方无事,沧溟本不争。 国将身共计,心与众为城。 早晚中条下,红尘一顾清。 南潭容伴鹤,西笑忽迁莺。 折树恩难报,怀仁命甚轻。 二年犹困辱,百口望经营。 未在英侯选,空劳短羽征。 知音初相国,从此免长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梦:皇帝的梦境,这里指皇帝梦见寻求贤才。
  • 良弼:贤良的辅佐,指贤臣。
  • 生申:指诞生,申是地支之一,这里泛指时间。
  • 青云:比喻高远的地位或志向。
  • 县器业:县,同“悬”,指高悬的器物,比喻卓越的才能。
  • 白日:明亮的阳光,比喻光明正大。
  • 贯忠贞:贯穿忠诚和坚贞。
  • 霭霭:云雾密集的样子。
  • 忻忻:高兴的样子。
  • 浮竞:浮躁的竞争。
  • 万国:指各国。
  • 瑞含:吉祥的征兆包含。
  • 百辟:指百官。
  • 三阶:指朝廷的三级官阶。
  • 鲁儒:指鲁国的儒者,这里泛指儒士。
  • 规蕴藉:规范而含蓄。
  • 周诰:指周代的诰令,这里泛指古代的典章制度。
  • 碧水:清澈的水,比喻清高的情怀。
  • 朱丝:红色的丝线,比喻情感的纽带。
  • 风流:这里指才华横溢。
  • 秦印绶:秦朝的官印和绶带,比喻官职。
  • 仪表:外表,这里指人的风度。
  • 汉公卿:汉朝的高官,比喻高贵的地位。
  • 忠谠:忠诚正直。
  • 回邪:邪恶的行为。
  • 云开:云散开,比喻困境解除。
  • 长剑倚:比喻有才能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
  • 路绝:道路断绝,比喻困境。
  • 九野:指天下。
  • 沧溟:大海,比喻广阔的世界。
  • 国将:国家的将领。
  • 心与众为城:心与众人团结如城,比喻团结一致。
  • 中条:指中等的官职。
  • 红尘:尘世,比喻世俗的纷扰。
  • 南潭:指南方的水潭,这里可能指作者的隐居之地。
  • 西笑:向西而笑,比喻对未来的乐观。
  • 迁莺:比喻升迁。
  • 折树:比喻受到挫折。
  • 怀仁:怀有仁心。
  • 困辱:困顿和屈辱。
  • 百口:指家族。
  • 短羽征:比喻短暂的征召。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
  • 相国:国家的宰相。

翻译

皇帝梦见寻求贤良的辅佐,诞生在这样的圣明时代。 志向高远,才能卓越,忠诚坚贞如白日般明亮。 春意盎然,万物欣欣向荣,宁静中浮华的竞争平息,坐下来便感到好风拂面。 各国听闻都应跃跃欲试,千家万户望去都尽是倾慕。 吉祥的征兆包含着杨柳的绿意,气氛变化如同管弦之声。 百官寻找着理解,朝廷的官阶正有序进行。 鲁国的儒士规范而含蓄,周代的典章赞美和平。 清澈的水映照着幽深的情怀,红色的丝线寄托着远方的情感。 才华横溢如秦朝的官印,风度翩翩如汉朝的高官。 忠诚正直期望被重用,邪恶的行为自然感到震惊。 云散开,长剑依靠,道路断绝,一峰横亘。 天下太平,大海本无争斗。 国家与将领共同谋划,心与众人团结如城。 早晚在中等的官职下,红尘中一顾便清。 南方的水潭容得下伴鹤,向西而笑忽然升迁如莺。 受到挫折的恩难报,怀有仁心命运轻。 两年仍困顿屈辱,家族百口盼望经营。 未被英明的侯选,空劳短暂的征召。 知音初现相国,从此免去长久的鸣响。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贤臣的渴望和对国家和平的向往。诗中,“帝梦求良弼”开篇即点明主题,随后的诗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忠诚、才华和高尚品质的赞美。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知音和理解的渴望,以及对未来升迁的乐观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政治理想。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诗三卷。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