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张果先生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计。
自说轩辕师,于今几千岁。
寓游城郭里,浪迹希夷际。
应物云无心,逢时舟不系。
餐霞断火粒,野服兼荷制。
白雪净肌肤,青松养身世。
韬精殊豹隐,鍊骨同蝉蜕。
忽去不知谁,偶来宁有契。
二仪齐寿考,六合随休憩。
彭聃犹婴孩,松期且微细。
尝闻穆天子,更忆汉皇帝。
亲屈万乘尊,将穷四海裔。
车徒遍草木,锦帛招谈说。
八骏空往还,三山转亏蔽。
吾君感至德,玄老欣来诣。
受箓金殿开,清斋玉堂闭。
笙歌迎拜首,羽帐崇严卫。
禁柳垂香炉,宫花拂仙袂。
祈年宝祚广,致福苍生惠。
何必待龙髯,鼎成方取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谷神:指道家所称的谷神子,即张果老。
- 甲子:古代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六十个组合,用以纪年,此处指时间的计算。
- 轩辕:即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 希夷:道家所追求的虚无恬淡的境界。
- 餐霞:指修炼道家功夫,以吸食霞光代替食物。
- 火粒:指普通的食物。
- 荷制:用荷叶制成的衣服。
- 韬精:隐藏精气。
- 豹隐:比喻隐居深山,不问世事。
- 鍊骨:修炼身体,使骨骼强健。
- 蝉蜕:比喻脱胎换骨,达到超脱境界。
- 二仪:指天地。
- 彭聃:指彭祖和聃宁,都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
- 松期:指松树的寿命,比喻长寿。
- 穆天子:指周穆王,传说中曾西游至昆仑山见西王母。
- 汉皇帝:指汉武帝,曾派遣使者寻找仙药。
- 万乘:指皇帝。
- 八骏:指周穆王的八匹神马。
- 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玄老:指道家的高人。
- 受箓:接受道教的符箓,指成为道士。
- 清斋:指道教的斋戒。
- 羽帐:指道教的帐幕。
- 禁柳:指宫中的柳树。
- 宫花:指宫中的花朵。
- 祈年:祈求丰收。
- 宝祚:指国家的福祉。
- 致福:带来福祉。
- 龙髯:指龙的胡须,比喻仙人。
- 鼎成:指炼丹成功,比喻达到长生不老。
翻译
先生是道家所称的谷神子,他的年龄已经无法用甲子来计算。他自己说是黄帝的弟子,至今已有数千岁。他在城郭中游历,追求虚无恬淡的希夷境界。他顺应自然,无心于云的变化,遇到时机就像不系之舟随波逐流。他修炼道家功夫,以吸食霞光代替食物,穿着用荷叶制成的衣服。他的肌肤洁净如白雪,身世如同青松般长寿。他隐藏精气,如同豹子隐居深山,修炼身体,使骨骼强健,如同蝉蜕般达到超脱境界。他忽然离去,不知是谁,偶然回来,也不一定有什么特别的缘由。他与天地同寿,与六合(天地四方)一同休息。即使是传说中的长寿者彭祖和聃宁,在他面前也像是婴孩,松树的寿命在他看来也是微不足道的。他曾听说周穆王西游见西王母,更记得汉武帝寻找仙药的故事。皇帝亲自屈尊,将车马遍及草木,用锦帛招来谈说。周穆王的八匹神马空自往还,三座仙山也转而隐匿。我们的君主感受到他的至德,道家的高人欣然来访。在金殿中接受道教的符箓,在玉堂中进行斋戒。笙歌迎接他的到来,羽帐严密地守护着他。宫中的柳树垂下香炉,宫花轻拂着仙人的衣袖。祈求丰收,国家的福祉广被,为苍生带来福祉。何必等待仙人的到来,炼丹成功才能得到救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果老的仙风道骨和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张果老的描写,展现了道家追求的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理想。诗中运用了大量的道家术语和典故,如“谷神”、“希夷”、“餐霞”等,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推崇。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