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流莺:即黄莺,因其飞翔时常常飘忽不定,故称流莺。
  • 参差(cēn cī):不整齐,这里形容黄莺飞翔时姿态多变。
  • 渡陌:飞越田间小路。
  • 临流:靠近水流。
  • 不自持:无法自我控制,形容黄莺飞翔时的自由自在。
  • 巧啭:指黄莺巧妙的鸣叫。
  • 本意:原有的意图或心意。
  • 良辰:美好的时光。
  • 佳期:美好的约会或时光。
  • 风朝露夜:形容时间的流转,无论是风起的日子还是露水的夜晚。
  • 万户千门:指众多人家。
  • 开闭时:指人家的门户开启和关闭的时刻。
  • 凤城:指京城,这里特指长安。

翻译

黄莺飘忽不定地飞翔,姿态多变,飞越田间小路,靠近水流,自由自在无法自我控制。 它那巧妙的鸣叫怎能没有原有的意图,但在美好的时光里未必能有美好的约会。 无论是风起的日子还是露水的夜晚,无论是众多人家的门户开启还是关闭的时刻。 曾经因为伤春而不忍听闻,京城何处有黄莺栖息的花枝呢?

赏析

这首诗以黄莺的飘荡和鸣叫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美好愿望的渴望与无奈。诗中,“流莺飘荡复参差”描绘了黄莺自由飞翔的姿态,而“巧啭岂能无本意”则暗示了黄莺鸣叫背后的深意。后两句“良辰未必有佳期”和“曾苦伤春不忍听”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黄莺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