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净望河西连山怆然成咏

宿雨初收晚吹繁,秋光极目自销魂。 烟山北下归辽海,鸿雁南飞出蓟门。 只恨无功书史籍,岂悲临老事戎轩。 唯怀药饵蠲衰病,为惜馀年报主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雨:(sù yǔ) 昨晚的雨。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销魂:(xiāo hún) 形容极度悲伤或感动。
  • 烟山:(yān shān) 被雾气笼罩的山。
  • 辽海:(liáo hǎi) 指辽东湾,即今天的渤海湾。
  • 鸿雁:(hóng yàn) 大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远行的人。
  • 蓟门:(jì mén) 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带。
  • 戎轩:(róng xuān) 指战车,比喻战争或军事生涯。
  • 药饵:(yào ěr) 药物。
  • :(juān) 消除,减轻。
  • 衰病:(shuāi bìng) 衰老和疾病。

翻译

昨晚的雨刚停,晚风吹拂,我极目远眺秋天的景色,感到无比悲伤。 从烟雾缭绕的山北望去,我看到了归向辽海的景象,大雁南飞,穿越了蓟门。 我只恨自己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功绩,又怎会悲伤于晚年投身军事。 我心中所想的,只是依靠药物来减轻衰老和疾病,珍惜余生,以报答主上的恩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秋景的凄美,以及诗人对个人命运和报国之志的深沉感慨。诗中,“宿雨初收”与“秋光极目”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壮阔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功名的渴望。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无功书史籍”与“临老事戎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诗人以“药饵蠲衰病”和“报主恩”作结,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忠诚的坚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辽阔,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挚的内心世界。

李德裕

李德裕

唐赵郡人,字文饶。李栖筠孙、李吉甫子。幼有壮志,苦心力学,不喜科试。既冠,卓荦有大节。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学士,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寻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敬宗时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召为兵部侍郎。武宗时由淮南节度使入相,弭藩镇之祸,决策制胜,威权独重。德裕为李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为首之牛党深衔之,宣宗立,为牛党所构,贬崖州司户卒。追赠尚书左仆射、太子少保、卫国公。好著书为文,虽位极台辅,读书不辍。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 ► 1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