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观石将军舞

· 李益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 更闻横笛关山远,白草胡沙西塞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微月:指月初的月亮,光线微弱。
  • 戍楼:古代边防用来守望的楼。
  • 琵琶:一种弦乐器,常用于伴奏或独奏。
  • 锦缠头:指用锦缎包裹的头部装饰,这里可能指舞者的头饰。
  • 横笛:一种横吹的管乐器。
  • 关山:指边疆的山川。
  • 白草:一种生长在荒漠地区的植物。
  • 胡沙:指边疆地区的沙地。
  • 西塞:西边的边塞。

翻译

月初的微弱月光从东南方向照上了边防的守望楼,琵琶声中,舞者随着节奏起舞,头饰锦缎闪烁。 更远处传来横笛的悠扬旋律,让人想起边疆的遥远山川,秋天的白草和胡沙覆盖着西边的边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塞夜晚的宴会场景,通过琵琶和横笛的音乐,以及舞者的舞蹈,展现了边疆的孤独与辽阔。诗中“微月”、“琵琶”、“横笛”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既凄美又壮阔的氛围。末句“白草胡沙西塞秋”更是以景结情,表达了边塞秋天的荒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