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 李益
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 暮与双凫宿,云车下紫阳。 天坛临月近,洞水出山长。 海峤年年别,丘陵徒自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节:指仙人的仪仗。
  • 凌霞光:凌驾于霞光之上,形容仙人飞升的景象。
  • 双凫:指两只野鸭,这里比喻仙人的坐骑。
  • 云车:神话中仙人所乘的车。
  • 紫阳:紫色的阳光,这里指仙境。
  • 天坛:指祭祀天地的高台,这里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洞水:指山洞中的水流。
  • 海峤:海中的山峰。
  • 丘陵:起伏的小山。

翻译

早晨,随着三只神鸟飞去,羽节高高举起,凌驾于霞光之上。 夜晚,与两只野鸭一同宿营,云车缓缓下降至紫色的阳光中。 天坛临近月亮,显得格外近,洞中的水流从山间悠长流出。 每年与海中的山峰告别,丘陵依旧,徒增自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仙人飞升的神秘景象和仙境的壮丽。诗中,“羽节凌霞光”和“云车下紫阳”等句,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绚丽的色彩,展现了仙人飞升的壮观场面。后两句则通过“天坛临月近”和“洞水出山长”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氛围。结尾的“海峤年年别,丘陵徒自伤”则透露出诗人对尘世无常的感慨和对仙境的向往。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