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垣衣

· 李益
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 昭阳辇下草,应笑此生非。 掩蔼青春去,苍茫白露稀。 犹胜萍逐水,流浪不相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漠漠:形容烟雾弥漫、模糊不清的样子。
  • 霏霏:形容雨雪纷飞或烟云密布的样子。
  • 垣衣:指生长在墙垣上的苔藓。
  • 昭阳:宫殿名,这里指皇宫。
  • 辇下:指京城。
  • 掩蔼:形容云雾遮蔽。
  • 青春:指春天,也比喻美好的时光。
  • 苍茫:形容景色辽阔无边,也形容迷茫的状态。
  • 白露:秋天的露水,也指秋天。
  •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随水漂流。

翻译

烟雾弥漫,雨雪纷飞,它们覆盖在你墙垣上的苔藓之上。 皇宫中的草,应该嘲笑我这一生的不如意。 云雾遮蔽了春天的离去,秋天的白露稀疏而苍茫。 但至少我比浮萍要好,不会随波逐流,失去依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墙垣上的苔藓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漠漠复霏霏”描绘了苔藓生长的环境,而“昭阳辇下草”则暗含了诗人对皇宫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春天离去和秋天来临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浮萍自比,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希望有所依靠的愿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