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胡地:指边疆地区,这里特指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市一带。
- 三月半:指农历三月的中旬,春天时节。
- 老僧:年老的僧人,指寺庙中的和尚。
- 夫人台:尹台寺中的一个景点,可能与某位历史人物有关。
- 清唱:指清脆悦耳的歌声。
- 云不去:形容歌声悠扬,仿佛云彩都不愿离去。
- 弹弦:弹奏弦乐器,如琴、筝等。
- 风飒来:形容音乐声随风飘来,飒飒作响。
- 应须:应该,必须。
- 一倒载:形容醉酒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 山公:指晋代文学家山涛,他喜欢饮酒,常醉后东倒西歪。
翻译
在边疆的凉州,三月半的时候,梨花才开始盛开。 因为跟随老僧人一起用餐,我再次登上了夫人台。 清脆的歌声如此悠扬,仿佛云彩都不愿离去, 弹奏的弦乐随风飘来,飒飒作响。 我应该会醉倒,像山涛那样东倒西歪地回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岑参在凉州尹台寺的所见所感。诗中,“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描绘了边疆春天的景色,梨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后文通过“老僧饭”、“夫人台”、“清唱”、“弹弦”等元素,展现了诗人与僧侣的交往和寺庙的宁静生活。结尾的“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则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对山涛的模仿,展现了一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独特感受。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
岑参的其他作品
- 《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 —— [ 唐 ] 岑参
- 《 天山雪歌送萧治 》 —— [ 唐 ] 岑参
- 《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 》 —— [ 唐 ] 岑参
- 《 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 —— [ 唐 ] 岑参
- 《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 —— [ 唐 ] 岑参
- 《 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 》 —— [ 唐 ] 岑参
- 《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 》 —— [ 唐 ] 岑参
- 《 春兴戏题赠李侯 》 —— [ 唐 ] 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