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东溪中作

· 岑参
溪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 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 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 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溪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水流声。
  • 濯足(zhuó zú):洗脚。
  • 不胜舟(bù shèng zhōu):无法承载船只。
  • 沧洲(cāng zhōu):指遥远的江海之地,常用来比喻隐居的地方。

翻译

溪水比草还要碧绿,潺潺地从花底流过。 沙滩平坦,足以让人洗脚,石头浅浅,无法承载船只。 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我都在这里洗药材,春天和秋天,我在这里钓鱼。 当兴致来临时,我随心所欲,还想前往那遥远的江海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终南东溪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隐逸生活。诗中,“溪水碧于草”一句,以对比手法突出了溪水的清澈碧绿,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则进一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溪边的宁静与恬淡。后两句“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则抒发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以及对遥远江海之地的无限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