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犍为作

· 岑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閒。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轩槛(xuān jiàn):指建筑中的栏杆或窗台。
  • 枕席:指床铺,这里比喻睡眠的地方。
  • 公府:指官府。
  • 讼庭:指法庭。
  • (xián):同“闲”,空闲,安静。
  • 云雨:比喻天气变化,也指巫山云雨的典故。
  • 三峡:指长江三峡。
  • 百蛮: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 鬓毛斑:指鬓角的头发变白,形容衰老。

翻译

山色映入栏杆内,滩声传入枕席间。 公府里草木生长宁静,法庭上花儿落下闲适。 云雨与三峡相连,风尘与百蛮相接。 来到这里才几天,不知不觉鬓发已斑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初至犍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山色”与“滩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公府与讼庭的静谧,反映了当地的安宁与和谐。后两句通过“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展现了地理位置的偏远与环境的艰苦。结尾的“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边远地区生活的适应。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新环境的深刻感受。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