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鄠县群官泛渼陂

· 岑参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 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 闲鹭惊箫管,潜虬傍酒樽。 暝来呼小吏,列火俨归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鄠县(hù xiàn):古地名,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
  • 渼陂(měi bēi):古代湖泊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
  • 万顷:形容水域广阔。
  • :浸泡,这里指水天一色。
  • 千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这里形容水深。
  • 穷地根:探到底,形容水深。
  • 舟移城入树:形容船行时,城池和树木仿佛移动。
  • 岸阔水浮村:岸边宽阔,水面上漂浮着村庄。
  • 闲鹭:悠闲的白鹭。
  • 箫管:古代乐器。
  • 潜虬(qiú):潜藏的龙,这里比喻水中的鱼。
  • :靠近。
  • 酒樽:酒杯。
  • (míng):黄昏,傍晚。
  • 小吏:低级官员或仆役。
  • 列火:排列的火把。
  • :整齐的样子。
  • 归轩:归途中的车。

翻译

万顷水面浸染着天色,千寻深渊探到底地根。 船行时城池仿佛入树,岸边宽阔水村浮水面。 悠闲的白鹭被箫声惊起,潜藏的鱼儿靠近酒杯。 黄昏时分呼唤小吏,排列的火把照亮归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鄠县群官泛舟渼陂的景象,通过广阔的水面和深邃的水底,展现了自然的壮丽。诗中“舟移城入树”和“岸阔水浮村”巧妙地运用了视觉错觉,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后两句则通过动物的动态和夜晚的归途,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与友共游的愉悦心情。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