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酒瓮 (jiǔ wèng):酒坛。
  • 琴书 (qín shū):琴和书籍,常指文人雅士的生活。
  • 熟谙 (shú ān):非常熟悉。
  • 乐于贫 (lè yú pín):以贫穷为乐。
  • 宇宙 (yǔ zhòu):天地间,泛指世界。
  • 闲吟客 (xián yín kè):闲暇时吟诗的人。
  • 乾坤 (qián kūn):天地,泛指世界。
  • 窃禄人 (qiè lù rén):指那些不劳而获,靠不正当手段获取俸禄的人。
  • 诗旨 (shī zhǐ):诗的主旨或目的。
  • 救物 (jiù wù):救助他人或事物。
  • 世情 (shì qíng):社会的真实情况。
  • 奈值 (nài zhí):无奈地遇到。
  • 不容真 (bù róng zhēn):不容许真实存在。
  • 肺腑 (fèi fǔ):内心深处。
  • 无言处 (wú yán chù):没有说话的地方或机会。
  • 白发 (bái fà):指年老。
  • 吾唐 (wú táng):我的唐朝,诗人自称。
  • 逸人 (yì rén):隐逸的人,指隐士。

翻译

酒坛、琴和书籍陪伴着我这个病弱的身躯,我非常熟悉时事,却乐于贫穷。 我宁愿成为天地间一个闲暇时吟诗的人,也不愿做那些在世间靠不正当手段获取俸禄的人。 我的诗始终不忘救助他人或事物,但无奈地遇到的社会真实情况却不容许真实存在。 我一生内心深处的感受无处诉说,如今白发苍苍,我成了唐朝的一个隐士。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杜荀鹤对清贫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不屑。诗中,“酒瓮琴书伴病身”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而“熟谙时事乐于贫”则展现了他对时事的洞察和对贫穷生活的接受。后两句“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强烈表达了他宁愿做一个清高的诗人,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怀。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