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官归京睦州雨霁
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
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
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
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
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
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
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
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
姹女真虚语,饥儿欲一行。
浅深须揭厉,休更学张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霁(jì):雨后天晴。
- 岚翠:山间雾气与翠绿色。
- 罗帐:轻薄的帐幕。
- 粉囊:装粉的小袋。
- 侵:这里指深入或影响。
-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 顾我:回头看我。
- 公触尾:比喻触犯权贵。
- 循墙:沿着墙走,比喻谨慎小心。
- 笼飞鸟:比喻被束缚。
- 锦帐郎:指高官显贵。
- 傅燮:人名,可能是指当时的某位官员。
- 黄香:人名,可能是指当时的某位官员。
- 姹女:美丽的女子。
- 揭厉:揭开严厉的面纱。
- 张纲:人名,可能是指当时的某位官员。
翻译
秋天过半,吴地的天空雨后放晴,万里清光凝聚。 水声似乎在模仿人们的欢笑,山间的雾气和翠绿轻抚着衣裳。 远处的树木仿佛轻薄的帐幕,孤独的云朵像是装粉的小袋。 溪山深入两越之地,时节已至重阳。 回头看我,我甘愿卑微,没有机会自我强大。 曾经误触权贵的尾巴,不敢在夜晚沿着墙走。 谁料到会被束缚如笼中鸟,却又成为高官显贵。 如今网开一面,傅燮出现,旧日识得的黄香。 美丽的女子只是空话,饥饿的孩子想要一同前行。 深浅之间必须揭开严厉的面纱,不要再学张纲那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雨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等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自己的卑微与权贵的显赫,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