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安邑:古地名,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 板筑:古代建筑用的一种方法,即用木板夹住泥土,然后夯实。
- 奉诚园:唐代长安城内的一处园林,属于贵族或官员的私人园林。
- 墙缺:墙壁的缺口。
- 蓬蒿:一种野草,常用来形容荒凉的景象。
翻译
在安邑城的南门外,是谁家的建筑如此高耸。 在奉诚园的这片土地上,墙上的缺口处可以看到荒草丛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安邑南门外时所见的景象。诗中,“谁家板筑高”一句,既表现了建筑的高大,也隐含了对建筑主人的好奇。而“墙缺见蓬蒿”则通过墙体的破损和荒草的蔓延,暗示了园子的荒凉和主人的不在,形成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