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干木布衣:指穿着简朴的平民。干木,指未经加工的木材,比喻朴素无华。
- 守道:坚守道德原则。
- 杜衡门:关闭门户,比喻隐居不问世事。
- 德光:德行光辉。
- 义且富:既有道义又富有。
- 肯易王侯尊: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平民身份去追求王侯的尊贵。
- 魏主:指魏国的君主。
- 轼庐:指魏主亲自驾车到隐士的庐舍访问。轼,古代车前横木,此处指乘车。
- 情亦敦:情感深厚。
- 秦兵遂不举:秦国的军队因此没有发动攻击。
- 高卧:高枕无忧,比喻隐居生活安逸。
- 为国藩:成为国家的屏障,指隐士的德行和隐居行为对国家有保护作用。
翻译
穿着简朴的平民,坚守道德原则,隐居不问世事。他的德行光辉,既有道义又富有,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平民身份去追求王侯的尊贵。魏国的君主钦佩他的贤德,亲自驾车到他的庐舍访问,情感深厚。秦国的军队因此没有发动攻击,他高枕无忧地隐居,成为国家的屏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位坚守道德、隐居不问世事的平民形象,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对国家的潜在贡献。诗中“干木布衣者”形象生动,体现了主人公的朴素与坚守。魏主的钦佩和秦兵的不举,从侧面突出了主人公的德行对国家的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