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董秀才却扇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拼音

注释

《通鉴·景龙三年》胡三省注:“唐人成婚之夕,有催妆诗、却扇诗。”亦见《封氏闻见记》。盖成婚时,以画扇遮掩新妇,诵却扇诗后方移开。 将:持。画扇:彩绘的长柄团扇。 春山:指眉。滞上才:使才能出众的新郎诗思迟滞,不得为却扇诗。 团圆似明月:指圆形的画扇。“桂花”从“明月”生出(传月中有桂树)。放桂花开:指让新妇露面,供新郎折取,亦兼寓桂花高第的祝愿。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画扇:指有画饰的扇子。
  • :帐幕。
  • 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
  • :阻碍,滞留。
  • 上才:指有才华的人。
  • 团圆:圆满,团聚。
  • 桂花: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翻译

不要带着画扇走出帐幕,遮住了春山般的眉,让有才华的人滞留。 如果说圆满如同明月,那么在这美好的时刻,应该让桂花绽放。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画扇与春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才华的尊重。诗中“莫将画扇出帷来”一句,既是对画扇的赞美,也是对春山的保护,暗示了不应让外在的装饰掩盖了内在的美。后两句以明月和桂花为喻,强调了圆满与美好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