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

· 杜牧
缙云新命诏初行,才是孤魂寿器成。 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骛归来月正明。 多少四年遗爱事,乡闾生子李为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缙云:地名,今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
  • 新命:新的任命或诏令。
  • 孤魂寿器:指棺材,这里比喻李使君去世。
  • 黄壤:黄土,指埋葬之地。
  • 铭旌:指灵柩前的旗帜,上面写有死者的官职和姓名。
  • 巨卿:指李使君,意为重要的官员。
  • 阿骛:指李使君的遗孀或归来的妓女。
  • 遗爱:指李使君生前对乡里的恩惠和影响。

翻译

缙云县的新任命刚刚开始执行,李使君却已经去世,棺材成了他的孤魂之所。 黄土之下,他未能感受到新的雨露,而灵前的旗帜上,粉笔书写的名字已换成了旧时的铭旌。 巨卿哭泣的地方,云彩似乎都为之断绝,当阿骛归来时,月亮正明亮。 多少年来,李使君在乡里的恩惠和事迹,使得乡里生下的孩子都以李为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对已故的李使君的哀悼之作。诗中,杜牧通过对李使君去世后的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生前事迹的赞扬。诗中“黄壤不知新雨露”一句,既表现了李使君去世后的孤寂,也暗含了对他的不朽功绩的记忆。结尾的“乡闾生子李为名”则进一步强调了李使君在乡里的深远影响,使得他的名字成为了乡里的代名词,显示了他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杜牧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逝者的敬仰之情。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