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宣州郑谏议

· 杜牧
大夫官重醉江东,潇洒名儒振古风。 文石陛前辞圣主,碧云天外作冥鸿。 五言宁谢颜光禄,百岁须齐卫武公。 再拜宜同丈人行,过庭交分有无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石陛:指宫廷中的台阶,因其上铺有文石而得名。
  • 辞圣主:指辞别皇帝。
  • 碧云天外:形容高远的天空。
  • 冥鸿:指高飞的鸿雁,比喻高远的志向或隐逸的人。
  • 五言:指五言诗。
  • 颜光禄:指颜延之,南朝宋文学家,曾任光禄大夫。
  • 卫武公:指卫国的贤君卫武公,以贤明著称。
  • 丈人行:指长辈或前辈。
  • 过庭:指在庭院中行走,这里指交往。
  • 交分:指交情,友谊。

翻译

郑谏议这位大夫在江东担任重要官职,他醉酒中依然保持着儒者的潇洒风范,激励着古代的风尚。他在文石铺就的宫廷台阶前辞别了圣明的君主,如同碧云天外的高飞鸿雁,追求着高远的志向。他的五言诗宁愿不逊色于颜光禄的作品,他的百年人生应当与卫武公那样贤明齐名。我再次恭敬地向他行礼,视他为长辈,我们在庭院中的交往,无论交情深浅,都是珍贵的。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写给宣州郑谏议的,表达了对郑谏议高尚品格和文学成就的赞美。诗中,“醉江东”与“振古风”形成对比,突出了郑谏议在官场中的超然态度和对古代文化的传承。通过“文石陛前辞圣主”和“碧云天外作冥鸿”的描绘,诗人展现了郑谏议的高远志向和隐逸情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郑谏议的尊敬和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牧的诗歌才华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