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牧
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雨宿向潇湘。 数声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 度日翩翩斜避影,临风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衔芦:指雁口含芦草,传说中雁用以自卫的一种行为。
  • 潇湘:指湘江,因湘江流经湖南,湖南古称潇湘。
  • 孤枕:指孤单的人睡在床上。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 翩翩:形容鸟飞得轻快。
  • 陇塞:指边疆地区,陇指甘肃一带,塞指边塞。

翻译

万里之外,大雁口含芦草告别故乡,云中飞翔,雨中栖息,向着湘江而去。 几声孤寂的鸣叫,足以让人在孤单的枕头上落泪,几处高楼之上,悲伤得几乎要断肠。 它们在日光下飞翔,轻盈地避开影子,迎风飞翔,一只接一只,整齐成行。 年复一年,辛苦地来到衡山,它们的羽翼在边疆的霜雪中受到摧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大雁迁徙的艰辛与孤独,通过“衔芦别故乡”、“孤枕堪垂泪”、“高楼欲断肠”等意象,深刻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旅途的艰辛。诗中“翩翩斜避影”、“一一直成行”生动描绘了大雁飞翔的姿态,而“羽翼摧残陇塞霜”则进一步以边疆的严酷环境来象征大雁所受的苦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牧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颂。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