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 杜牧
歌阕樽残恨却偏,凭君不用设离筵。 未趍雉尾随元老,且蓦羊肠过少年。 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 羽书正急徵兵地,须遣头风处处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歌阕(què):歌曲结束。
  • 樽残:酒杯中剩下的酒。
  • 恨却偏:遗憾却偏偏。
  • 凭君:依靠你。
  • 设离筵:安排离别的宴席。
  • 未趍(chí):未能追随。
  • 雉尾:古代官员的冠饰,这里指高官。
  • 元老:资深的官员。
  • 且蓦(mò):暂且。
  • 羊肠:比喻曲折的小路,这里指艰难的道路。
  • 七叶汉貂:指连续七代都有显赫地位的家族。
  • 真密近:确实亲近。
  • 一枝诜桂:比喻有才华的人,诜桂指选拔人才的考试。
  • 亦徒然:也只是徒劳。
  • 羽书:紧急的文书。
  • 徵兵地:征兵的地方。
  • 头风:头痛,比喻困难或问题。
  • 处处痊:到处都得到解决。

翻译

歌曲结束,酒杯中还剩酒,遗憾却偏偏存在,依靠你,不需要安排离别的宴席。未能追随高官元老,暂且走过那曲折艰难的小路,超越那些年轻人。连续七代都有显赫地位的家族确实亲近,而有才华的人也只是徒劳。紧急的文书正在征兵的地方传递,必须让所有的问题都得到解决。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送别张曼容赴上党召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前程的祝愿。诗中“歌阕樽残恨却偏”一句,既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后文通过对“未趍雉尾随元老”与“且蓦羊肠过少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能够超越困境、成就一番事业的期望。最后两句则以“羽书正急徵兵地”为背景,寓意友人将面临重要任务,而“须遣头风处处痊”则是对友人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的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