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五六图屏风各赋一物得乌孙佩刀
乌孙腰间佩两刀,刃可吹毛锦为带。
握手枕宿穹庐室,马上割飞翳螉塞。
执之魍魉谁能前,气凛清风沙漠边。
磨用阴山一片玉,洗将胡地独流泉。
主人屏风写奇状,铁鞘金镮俨相向。
回头瞪目时一看,使予心在江湖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孙:古代西域国名,这里指乌孙族人。
- 刃可吹毛:形容刀刃极其锋利,可以吹毛断发。
- 锦为带:用锦缎制成的刀带。
- 穹庐室:指帐篷,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圆形帐篷。
- 翳螉塞:古代边塞名,这里指边塞地区。
- 魍魉:传说中的山川精怪,这里形容刀的威猛。
- 气凛清风:形容刀气凛冽,如清风般冷冽。
- 阴山:山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 胡地独流泉:指边疆地区的泉水。
- 铁鞘金镮:铁制的刀鞘和金制的环扣。
- 俨相向:庄重地相对而立。
- 瞪目:睁大眼睛。
- 江湖:这里指广阔的天地,自由自在的生活。
翻译
乌孙族人腰间佩带着两把刀,刀刃锋利到可以吹毛断发,刀带是用华丽的锦缎制成。他们在帐篷中握手安睡,骑马时在边塞上迅速割取猎物。这把刀握在手中,连山川精怪也无法靠近,它的刀气如同沙漠边的清风一样冷冽。刀身是用阴山的一片玉石打磨而成,用边疆的泉水洗净。主人将这把刀的奇特形状画在屏风上,铁制的刀鞘和金制的环扣庄重地相对而立。偶尔回头睁大眼睛看一眼,让我心中向往那广阔的江湖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乌孙佩刀的描绘,展现了刀的锋利与威猛,以及乌孙族人的勇武精神。诗中“刃可吹毛”、“握手枕宿穹庐室”等句,生动地描绘了乌孙族人的生活场景和佩刀的实用功能。同时,“气凛清风沙漠边”等句,又赋予了刀以超凡的气质和象征意义。最后,通过屏风上的画和“回头瞪目时一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江湖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文化和武士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