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二十岁拜中书郎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希罕,你像骊驹一般,早就放射光辉。参加兰亭宴饮完了,你象方回一样高兴回去,你的爱人也像谢道韫那般。在雪夜成诗后便得意回归。那京都宫苑的风烟是你们的梦幻在飞舞,你们要去的云台洞穴,紧接着京城外城的门扉。可叹我长久以来便像相如那般才包病闲居,请你到华州以后代我去造访一下太公的钓矶。
注释
令狐八拾遗:令狐绹,作者友人,时任左拾遗。裴十四:令狐楚(绹父)之婿。华州:今陕西华县。
中郎:即中书郎,官名。《晋书·荀羡传》:“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时年二十八,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希:一作“稀”。
骊驹(líjū):黑马。汉乐府《陌上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兰亭:指王羲之聚会之兰亭。讌(yàn):即“宴”,宴会。方回:郗愔字方回,为王羲之的姐夫。
道韫(yùn):晋谢安之侄女,即谢安大兄谢无奕之女。《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以?’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末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汉苑:《三辅黄图》:“集灵宫、集仙宫、存仙殿、存神殿、望仙台、望仙观俱在华阴县界。”汉苑指此。
云台洞穴:《华山志》:“岳东北有云台峰。······下有一穴。昔有人入此穴出东方山行,云经黄河底,上闻流水之声。”按云台洞穴下通黄河,而黄河又与西安之北的渭河相通,故云“接郊扉”,“郊扉”,指京师外城城门。
临邛(qióng)渴:均为司马相如行事。临邛,指临邛令王吉。司马相如宦游不遂意与王吉最友善。渴:指司马相如有消渴疾,即今糖尿病;此处将“临邛”与“渴”组合,意谓像司马相如一样宦游不遂,家贫抱病。
钓矶(jī):指姜太公隐居钓鱼所坐之处。《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于渭之阳。”
序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送行诗,几乎全篇用典。首联夸耀友人的稀罕才华;颔联极赞友人夫妻二人才华出众;颈联劝友人不必忧愁,语言有调侃的意味;尾联用司马相如患消渴病比喻自己的科举不登和没有妻子,对友人表示羡叹。这首诗用典自然,语言简练朴素而富有神韵。
赏析
此诗为赠诗,虽为作者早期作品,但已有李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用典,而且往往多个典故杂和运用,几乎全篇用典。不用这些典故,诗意便平庸乏味,格调不高,用典以后语言虽简练朴素而富有神韵,而富有诗意。
首联第一句一来反用其意,说二十岁作中郎并不足以稀罕,其实意思是说裴二十岁有了中郎官阶已经很少见了,而第二句用典故补满不值得稀罕的原因,原因就是裴作为骊驹本来就应该早早表现出自己的光辉,以后更是前途不可限量,作为一般人也许这点成绩值得稀罕夸耀,但作为“骊驹”这是在人意料之中,理所当然的。“骊驹”巧用了三个典故,明用古人历来表示青年才俊为“骊驹”;又指明其青年才俊的同时,已经有了美丽坚贞的妻子“罗敷”,暗启下文;又暗用《大戴礼》“《骊驹》,逸《诗》篇名,客欲去歌之”,表明这是离别筵席。
颔联用典较直接,就是一帮人在筵席上作诗唱和,而裴夫妻二人,很有才华,有如当年方回在兰亭写诗作集,有如当年道韫在雪夜咏雪作絮,总之极赞夫妻二人才华出众。
颈联大意是说,裴此离去,必然会怀念故里,但不必忧愁,云台洞穴可以供君游赏,在这里指裴此去华洲也许是一种好的机遇,古人多用遇仙比喻仕途顺达,而且这里还暗用刘阮云台遇仙女典故比喻夫妻二人。语言有调侃的意味。
尾联用司马相如患消渴病比喻自己的此时科举不登和没有妻子的两个方面,而“便欲因君问钓矶”,即从这两方面对裴进行羡叹和调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骊驹(lí jū):古代指一种骏马,这里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里代指文人雅集。
- 方回:指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字子敬,小字方回。
- 道韫:指谢道韫,东晋女诗人,才女。
- 汉苑:指汉代的皇家园林,这里泛指古代的宫苑。
- 云台:古代宫中的高台,这里可能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洞穴:这里可能指隐居的地方。
- 郊扉:指城郊的门户,这里可能指隐居的地方。
- 临邛渴:指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司马相如因贫困而卖文为生,卓文君则以卖酒为生,两人在临邛(今四川邛崃)相遇并相爱。这里比喻作者自己的贫困和渴望得到赏识的心情。
- 钓矶:指钓鱼的地方,这里比喻隐居或闲适的生活。
翻译
二十岁成为中郎并不值得稀奇,真正的才华就像那光辉的骊驹。 兰亭宴会结束后,方回才离去,雪夜诗成,道韫才归来。 汉苑的风烟吹动着旅人的梦境,云台的洞穴似乎连接着郊外的门户。 唉,我长久以来怀抱着临邛的渴望,便想借你的力量询问那钓鱼的矶石。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令狐绹的,表达了自己对才华的自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骊驹”、“兰亭”、“道韫”等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才华和文人雅集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汉苑”、“云台”等意象,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得到赏识的渴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