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

多负悬弧礼,危时隐薜萝。 有心明俎豆,无力执干戈。 壮士难移节,贞松不改柯。 缨尘徒自满,欲濯待清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悬弧礼:古代风俗,家中生了男孩,便在门的左侧挂一张弓(弧),后以“悬弧”表示生男。这里指未能为国家效力。
  • 薜萝:薜荔和女萝,两种植物名。这里比喻隐士的服装或住处。
  • 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 干戈: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后来引申为战争。
  • 缨尘:帽带上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束缚或纷扰。

翻译

常常感到自己未能为国家效力,身处危难之时却隐居山林。 内心渴望能够明辨礼义,却无力拿起武器参与战斗。 壮士难以改变自己的节操,就像贞洁的松树不会改变其挺拔的枝干。 帽带上的尘土徒然自满,想要洗净它们,只能等待清澈的波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坚守。诗中,“多负悬弧礼”一句,既体现了作者对未能为国家效力的自责,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有心明俎豆,无力执干戈”则进一步以对比手法,凸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渴望维护礼义,另一方面却因无力改变现实而感到无奈。后两句以壮士和贞松为喻,强调了坚守节操的决心,而“缨尘徒自满,欲濯待清波”则寄寓了对清明时世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在乱世中的复杂情感。

李咸用

李咸用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