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侯司马陈民部游木末亭

披云遥策杖,木末小亭幽。 松柏萧森处,前贤遗庙留。 忠魂伤十族,蘋藻肃千秋。 瞻拜休增感,云山起暮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侯司马: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宰相。
  • 陈民部: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部长。
  • 木末亭:古代建筑,类似于小亭子。
  • 松柏:指松树和柏树,常用来形容古老的墓地或庙宇。
  • 萧森(xiāo sēn):形容树木稀疏,萧条的样子。
  • :指古代有德行的人。
  • 忠魂:指忠诚的魂灵。
  • 蘋藻(pín zǎo):水草的一种,用来比喻草木茂盛。
  • 瞻拜(zhān bài):仰望并膜拜。
  • 云山:指山和云,常用来形容山的景色。

翻译

披着云彩,远远地走着,手扶着拐杖,来到了木末的小亭子里,这里幽静幽静的。周围长满了松树和柏树,树木稀疏,仿佛在诉说着古人留下的庙宇。忠诚的魂灵伤害了十代人,草木茂盛的景象肃穆地延续了千秋。仰望着并膜拜着,却不禁增添了一丝忧愁,仿佛云山在夕阳下渐渐升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木末亭的一番感慨。通过描写松柏萧森、前贤遗庙、忠魂伤十族、蘋藻肃千秋等景象,展现了古代遗留下来的庄严和悲壮。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往的景象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忧虑。整体氛围幽静而凝重,给人一种思考人生和历史的深沉感觉。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