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家
少小事呫哔,杜门好楼居。
既辟墙东园,诛茅自结庐。
羁旅苦不归,无乃鞠邱墟。
狸鼪穴中宇,蛛网封四隅。
架上残编帙,狼藉供蠹鱼。
檐树经手植,忽已拱把馀。
出门面洲渚,泛泛鸥与凫。
恍焉喻中怀,谋生久已迂。
一身伤局促,五亩何荒芜。
来者犹可追,为乐复奚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呫哔(tì bì):形容小声细语的声音。
诛茅(zhū máo):清除茅草。
狸鼪(lí lún):古代一种用来盛酒的器皿。
蠹鱼(dù yú):指蛀虫。
檐树(yán shù):房檐下的树木。
洲渚(zhōu zhǔ):江河中的小岛。
恍焉(huǎng yān):模糊不清的样子。
迂(yū):迂腐,指思想或行为偏僻、不合时宜。
五亩(mǔ):古代面积单位,相当于现代的一种农田面积单位。
翻译
回到家中,少年时代的琐事不断,住在安静的楼房里。曾经开垦过东园,清除了茅草,建起了自己的小屋。漂泊在外的辛苦不曾归去,难道就要在这荒凉的地方度过余生吗?屋内狸鼪里盛满了酒,蛛网密布四角。架子上摆放着残破的书籍,地面上乱七八糟地堆放着被蛀虫啃食的东西。房檐下的树木已经长得高高的,不知何时已经拱把住了。走出门外,面对着江河中的小岛,漂泛着鸥鸟和水鸭。心情仿佛模糊不清,思考生活已经久远。一生匆忙而又狭窄,五亩的土地又何曾荒芜。来者或许还能追寻,但快乐又何尝如此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归隐之士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家中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泊清贫、孤独寂寞的生活境况。诗人通过对居所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清静自在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表现了对于生活的迷茫和对于快乐的追求。整体氛围幽静深沉,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