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四首

忆昔中园里,樟楠柯叶深。 芳葵种其下,幽郁冒繁阴。 靡瞻朝暾出,鲜觌夕景沈。 纵昧昏旦候,宁殊倾附忱。 小草本非异,怀忠性所任。 谁当抑蒙翳,庶遂向阳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樟楠(zhāng nán):指樟树和楠木,常见的树种。 芳葵(fāng kuí):指芳草和葵花,形容芬芳美好。 靡瞻(mǐ zhān):形容看不到。 朝暾(zhāo tūn):早晨的太阳。 鲜觌(xiǎn dí):难得一见。 沈(shěn):沉寂。 纵昧(zòng mèi):放任。 昏旦(hūn dàn):早晚。 倾附(qīng fù):倾向。 忱(chén):心意。

翻译

记得往昔在中园里,樟树和楠木的叶子茂盛。 芬芳的草木在它们的庇荫下生长,散发着幽幽的芳香。 早晨的太阳升起时,很少能看到,难得一见的夕阳也黯然沉寂。 任凭白天黑夜交替,我心中的忧郁并不会有所改变。 这些小草本来并不特别,但它们怀揣着忠诚的本性。 谁能够压抑住我内心的迷茫和阴霾,让我心中的向阳之志得以实现呢?

赏析

这首诗以“忆昔中园里”为开头,描绘了一幅古园林的景象,通过对植物、光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向往。诗中运用了古典的修辞手法,如“靡瞻”、“鲜觌”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内心追求的向往和对困境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