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一笔数株柳,似麻又似帚。两笔几点山,疑雨复疑烟。 潇湘洞庭邈千里,近在深芦短苇边。微渺丛树两间屋,知是幽人旧薖轴。 风颠雨怪不出门,炊黍烹茶应巳熟。人言此图太草草,胸中丘壑随意扫。 譬如绝代萧疏人,粗服乱头亦自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潇湘(xiāo xiāng):指湖南一带的地名,也泛指江南地区。
洞庭(dòng tíng):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深芦短苇(shēn lú duǎn wěi):指深处长满芦苇的地方。
微渺(wēi miǎo):微小模糊。
薖轴(kē zhóu):古代书籍卷轴的一种。
炊黍(chuī shǔ):煮黍米。
巳熟(sì shú):已经煮熟。
绝代(jué dài):绝代风华,指绝世的风采。
萧疏(xiāo shū):形容孤寂清冷。
粗服乱头(cū fú luàn tóu):穿着朴素,头发凌乱。

翻译

画中描绘了几株柳树,看起来像麻又像扫帚。几笔勾勒出一些山峰,仿佛是雨又似烟。潇湘和洞庭相隔千里,但近在深处长满芦苇的边缘。画中有微小模糊的树丛和两间房屋,显然是幽居的人旧时的书卷。风吹雨打,他不愿出门,只顾煮黍米泡茶,应该已经煮熟了。有人说这幅画画得太匆忙,但他心中的山水随意挥洒,如同那绝代孤寂的人,喜欢朴素的服饰和凌乱的头发。

赏析

这幅古画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水图景,表现了画家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画中的柳树、山峰、深处的芦苇,以及幽居之人的生活状态,都展现出一种清静淡泊的意境。整幅画虽然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沈守正

明浙江钱塘人,又名迂,字允中,更字无回。万历三十一年举人。官都察院司务。工画,擅诗文。有《诗经说通》、《四书丛说》、《雪堂集》。 ► 3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