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摄山最高峰

路出层云最上头,居然天外纵双眸。 芒鞋竹杖同幽事,白雁黄花趁好秋。 六代寝园芳草没,千山钟磬夕堤收。 年来宦况浑如水,肯惜空门此夜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摄山(shè shān):即摄山最高峰,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之一,也指高山的最高处。 芒鞋(máng xié):古代一种用草编织的鞋子。 竹杖(zhú zhàng):用竹子做成的手杖。 黄花(huáng huā):指秋天开放的黄色花朵。 寝园(qǐn yuán):指陵墓。 钟磬(zhōng qìng):古代用来击打的乐器。 夕堤(xī dī):指夕阳下的堤岸。 宦况(huàn kuàng):指官场生涯。 空门(kōng mén):指空着的寺庙。

翻译

登上摄山的最高峰,道路穿过层层云雾,直通云端,眼睛仿佛能够穿越天际。 脚踏着草编的芒鞋,手扶着竹杖,与幽静的事物为伴,白雁飞过,黄花盛开,正值美好的秋天。 历经六朝的陵墓和芳草已经消逝,千山间传来的钟声和击鼓声在夕阳下渐渐平息。 这些年在官场上的经历如同流水般匆匆而过,却愿意留连在这空寂的寺庙之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摄山最高峰的壮丽景象,通过描写登山者的行走和所见所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淡泊和对清静寂寥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