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麻姑台

杖藜随意出花间,散步麻姑百丈潭。潭上琪花与瑶草,一一金光映客颜。 云舆凤辇不可即,空听天风落佩环。手自揖麻姑,长笑振衣起东望。 蓬莱浅且清,阅世沧桑聊复尔。我生安敢望神仙,野性由来厌俗缘。 此曾登临何地复何日,只见秋山历历楼台白玉淩苍烟。 四十劳生虚自度,到此不觉心茫然。须臾红日已西昃,览眺徘徊重叹息。 四大此身何所归,安得淩风就双翼。神楼灵散若可逢,长与人间辞谷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麻姑:古代传说中的仙女。
  • 琪花(qí huā):传说中一种珍贵的花。
  • 瑶草:传说中一种珍贵的草药。
  • 云舆:神仙乘坐的车。
  • 凤辇:凤凰拉的车。
  • 佩环:挂在衣服上的环形装饰物。
  •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之一。
  • 沧桑:岁月的变迁。
  • 俗缘:尘世间的纷扰。
  • (líng):飞翔。
  • 四大:指地、水、火、风四大元素。
  • 神楼:神仙居所。

翻译

我随意拿着拐杖在花丛中漫步,漫步到麻姑百丈潭。潭上开满了琪花和瑶草,每一朵都反射出金光映照在我的脸上。神仙乘坐的云车凤辇不可及,只能空听天风吹落佩环的声音。我自己向麻姑行礼,她长笑着振衣向东望去。这里的景色浅且清澈,看世间的沧桑变化也就如此而已。我生来怎敢期望成为神仙,我天性本来就厌倦尘世的纷扰。曾经登临过何地又是何时,只看见秋山上的楼台在白玉般的苍烟中历历可见。四十年来辛苦劳碌,到了这里却不禁心中茫然。转眼间红日已经西斜,我徘徊观望,不禁叹息。这个由四大元素构成的身体将何去何从,如何才能飞翔腾空。如果能遇见神仙的神楼,我愿意与人间的烦恼告别,不再需要谷物为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麻姑台的经历,展现了对神仙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神话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沧桑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之情。诗人在景色中感慨人生短暂,对于人生的归宿和追求自由飞翔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