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宗伯馆师得请归省四首

玉署清深隔俗尘,几回授简得相亲。 千秋忝窃登龙客,短步空惭附骥人。 秘阁藜光怜乍冷,北堂萱树羡长春。 悬知爱日欢无限,曳履还看捧日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俗尘:世俗的尘埃。
  • 授简:指得到官职。
  • 窃登龙客:暗中登上龙门,比喻得到重要的官职。
  • 附骥人:指附庸于有才能的人。
  • 秘阁:指皇帝的书房。
  • 藜光:微弱的光芒。
  • 萱树: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树,象征长寿。
  • 悬知:暂且知道。
  • 曳履:拖着脚步。
  • 捧日新:指欣赏新的事物。

翻译

送顾宗伯馆师得请归省四首

玉署清深隔俗尘,几回授简得相亲。 千秋忝窃登龙客,短步空惭附骥人。 秘阁藜光怜乍冷,北堂萱树羡长春。 悬知爱日欢无限,曳履还看捧日新。

送别宗伯,院中的书房清幽,远离尘世纷扰,几次得到官职,与你相亲相爱。 千秋岁月里,谦卑地登上重要的官位,虽然步伐短小,却空有惭愧之心,像是附庸于有才能的人。 皇帝的书房里微弱的光芒让人怜爱又有些冷清,北堂的萱树羡慕着长春的景色。 暂且知晓爱日的欢乐无限,拖着脚步回望,又看到了新的美好事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宗伯的场景,通过对官职、才能、书房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宗伯的敬重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古代官场的隐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思考。整体氛围清幽,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