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潘子朋八十

抽却朝簪狎钓竿,诙谐人作岁星看。 天教日月私鸿宝,地僻烟霞老鹖冠。 有病未除诗是癖,无营能累酒为欢。 罗浮东去朱明近,白日期君生羽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簪(zhāo zān):古代官员早上戴的帽子
  • 钓竿(diào gān):钓鱼用的竿子
  • 诙谐(huī xié):幽默风趣
  • 岁星(suì xīng):指岁星,即木星
  • 鸿宝(hóng bǎo):指珍贵的宝物
  • 烟霞(yān xiá):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
  • 鹖冠(hé guān):古代帽子的一种
  • 诗是癖(pǐ):指写诗是一种癖好
  • 能累(lěi):指能够使人疲劳
  • 罗浮(luó fú):传说中仙山之一
  • 朱明(zhū míng):指明朝
  • 羽翰(yǔ hàn):指文笔

翻译

放下早上戴的官帽和钓鱼竿,幽默风趣的人看着岁星(木星)。 天地赐予日月等珍贵的宝物,身处僻静的山间,烟雾和霞光中,戴着古老的帽子。 虽然身体有病未痊愈,但写诗已成为一种癖好,不从事官场权谋,只能用酒来寻欢。 罗浮仙山在东方,明朝已经近在眼前,你将以文笔飞扬,如同白日升起的羽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他抛却了官场的繁文缛节,放下了钓鱼竿和官帽,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幽默风趣,对岁星(木星)充满好奇,认为天地赐予的珍宝比任何权势都重要。老人身患疾病,但仍然钟情于写诗,不为功名利禄所累,只求用酒来解忧。最后,诗人以罗浮仙山和明朝为比喻,表达了老人心中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老人能以文笔飞扬,如同羽翰在白日中翱翔。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由、追求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