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道中

陂陀丘阜间平冈,相望人家陇阪长。 野水陂塘来雁鹜,村庄篱落散牛羊。 茨菇叶烂冬前雨,枸杞苗枯露后霜。 行郡计程馀两月,冷风寒雨过浮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陂陀(bēi tuó):低洼的地方;丘阜(qiū fù):山丘;陇阪(lǒng bǎn):山脊;野水(yě shuǐ):田间的水;陂塘(bēi táng):水塘;篱落(lí luò):篱笆围起的地方;茨菇(cí gū):一种植物;枸杞(gǒu qǐ):一种草本植物。

翻译

在陂陀和丘阜之间的平坡上,人家相互望着,山脊和山脊相连延伸。田间的水塘里来去着雁鹜,村庄里的篱笆围起的地方散布着牛羊。茨菇的叶子在冬雨前已经烂烂的,枸杞的苗在露水后已经枯萎。行至郡城还有两个月的路程,寒风冷雨在浮光中悄然而过。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光州道中的景色,通过描写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朴实的田园风光。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平淡与安详。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恬淡的美好。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