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滩
息滩复息滩,逆上如登天。
舟行势龃龉,百丈不可牵。
人持白木篙,左右柱两肩。
倒缘凌风樯,俯贴冲波船。
分寸累丈尺,始能就其颠。
回头望来者,相去一丈悬。
我生匪利涉,坦易性所便。
因之戒行险,庶资远游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息滩(xī tān):古代指水中的浅滩。
- 龃龉(jǔ yǔ):形容事物相互阻碍、不顺利。
- 白木篙(bái mù gāo):用来撑船的长木棍。
- 樯(qiáng):船上竖立的支撑帆的木杆。
- 缘(yuán):边缘。
- 颠(diān):高处。
- 匪(fěi):不是。
- 坦易性(tǎn yì xìng):平易近人的性格。
翻译
息滩又息滩,往上行就像登上天空一样。 船行动作不顺畅,百丈之间无法相连。 人拿着白木篙,左右撑在船的两侧。 倒影在风中的船桅,俯贴着冲击波的船身。 分寸逐渐增加,才能到达高处。 回头看来的人,相距一丈悬在半空。 我生来不适合涉水,坦率亲切的性格所便。 因此要警惕行进中的危险,才能有资格进行远行游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船行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对船行过程中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生旅途中面对困难时需要坚韧不拔、警惕谨慎的态度。作者通过船行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道路上困难险阻的思考,同时也呼吁人们要谨慎行事,勇往直前,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