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游橙尖下村居八韵简王彦璧

· 李昱
秋尽山行日未昏,萦纡林壑隐乾坤。 径深黄叶疑无路,岸转清溪别有村。 盘谷纵幽何足羡,辋川虽好未须论。 过桥苔藓生岩罅,坐石萝藤挂树根。 老妪蒸藜邀上客,阿翁剥枣引诸生。 新茅盖处鸡啼屋,短杖敲时犬吠门。 避地正须营草阁,逢人何用问桃源。 不通姓字相宾主,愿子情亲作弟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萦纡(yíng yū):缠绕、环绕
径(jìng):小路
盘谷(pán gǔ):蜿蜒的山谷
辋川(wǎng chuān):地名,古代地名,今河南辉县
罅(xià):裂缝
藜(lí):一种草本植物
阿翁(ā wēng):尊称老者
茅盖(máo gài):茅草覆盖的房屋

翻译

秋天将尽,我在山间行走,太阳还未落山,林木间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氛围。小径深深,黄叶落满,仿佛找不到前进的道路,沿着清澈的溪水,岸边转过去,发现了一个隐秘的村庄。山谷盘旋,幽深迷人,让人羡慕不已,即使是名声在外的辋川也不值一提。走过一座小桥,桥上长满了青苔和藓苔,岩石间还有裂缝,坐在石头上,藤蔓悬挂在树根上。一位老妇人正在蒸煮藜麦邀请客人上门,一位老者正在剥枣果引领年轻人。新茅覆盖的房屋里,鸡鸣声响彻整个屋子,敲击短杖时,狗儿在门口吠叫。在这里避难,应该建造一座茅草覆盖的小屋,遇到人们,也不必问桃源在何处。不必在意身份地位,愿意以子之情亲近相待,像兄弟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傍晚游览山间小村的情景,展现了宁静、深邃的山林景致。诗中通过描写自然风光和村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老妪、阿翁、客人、年轻人等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幅淳朴、和谐的乡村画卷,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李昱

元太原榆次人,字仲明,号中和。至元三年辟为四川行省员外郎,九年改东川顺庆宣课大使。官至成都防城总管。卒谥忠敏。 ► 4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