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生八九子

乌生八九子,哺子生毒荼。拮据为巢,乃在城巅高树隅。 得食不下咽,衔之吻间饲诸雏。毛羽摧颓宁暇顾,腹饥骨瘁尾毕逋。 八九子,羽翼齐,分飞各东西。老鸟哑哑巢中啼,风雨飘摇何处栖。 吁嗟乎,豺虎噬人犹有亲,虫类蜂蚁识君臣。乌不反哺,不如羊跪乳之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生(wū shēng):乌鸦的幼鸟。
  • 毒荼(dú tú):指毒草。
  • 拮据(jié jū):困苦。
  • (tuí):衰败。
  • (bū):逃避。
  • (qí):一起。
  • 哑哑(yā yā):形容声音沙哑。
  • 飘摇(piāo yáo):摇动不稳定。
  • 吁嗟(yù jiē):叹息声。
  • 豺虎(chái hǔ):狼和虎。
  • 蜂蚁(fēng yǐ):指各种昆虫。

翻译

乌鸦生了八九只幼鸟,喂养它们长大的却是毒草。它们的巢穴建在城市高树的角落。幼鸟们得到食物却吞不下去,它们用嘴巴传递食物给自己的雏鸟。它们的羽毛破损颓败,没有时间顾及修整,肚子饿得皮包骨头,尾巴几乎逃避不了饥饿的折磨。八九只幼鸟,羽翼一起展开,分别飞向东西。老鸟在巢中发出沙哑的啼声,风雨中摇摆不定,无处安身。唉,豺狼虎豹吃人还有亲情,昆虫蜜蜂蚂蚁却懂得君臣之道。乌鸦却不回头哺育后代,不如羊妈妈跪下喂奶的仁爱之心。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乌鸦的残酷现实,表现了动物世界中的残酷和无情。乌鸦作为一种普遍的鸟类,却在生存斗争中展现出了残酷的一面,与人类的亲情相比,显得更加冷酷无情。诗中通过对乌鸦一家的描写,反衬出了人类中的亲情和仁爱,呼吁人们要珍惜亲情和善良的品质。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