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非熊宗伯游陵上仙人洞

秋色山光到处鲜,当秋宁负看山缘。 非因访古按图箓,谁解寻仙扣洞烟。 紫雾羽衣长不散,石炉丹诀已无传。 乘风欲问瑶池事,可有青鸾寄素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王非熊宗伯:指唐代诗人王维和李白。王维字摩诘,号少微,晋代人熊献之的后代,故称王非熊;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宗伯为尊称。

箓(lù):指记载古代事物的书籍。

仙人洞:传说中仙人居住的洞穴。

紫雾羽衣:传说中仙人所穿的羽衣,紫色象征神秘和高贵。

石炉丹诀:炼丹的秘诀。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

青鸾: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素笺:白色的信笺,表示纯洁。

翻译

秋天的山色明亮鲜艳,当秋天来临时,宁愿背负着山的缘分去看山。不是因为查阅古代的地图和书籍,谁能理解寻找仙人的心思和敲击洞穴的烟雾。紫色的神秘羽衣长久不散,炼丹的秘诀已经失传。乘风想要询问瑶池的事情,是否有青鸾寄来纯洁的信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王维、李白一同游览仙人洞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色彩和仙境意象,表现了对仙境的向往和神秘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山色和仙人传说中的紫雾羽衣、石炉丹诀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展现了对仙境之美的向往和追求。整体氛围幽雅神秘,给人以遐想和想象的空间。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