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崔嵬(cuī wéi):高大的样子,形容山势险峻。 雉堞(zhì dié):城墙上的高台。 礼殿(lǐ diàn):指祭祀的殿堂。 孔壁(kǒng bì):孔子的墙壁,这里指墙壁上的字。 镌泐(juān lè):刻写。 摩挲(mó sā):抚摩、触摸。
翻译
高大险峻的城墙上开启了重要的关口,学校废弃荒凉,祭祀的殿堂空荡。墙壁已经倾斜,被尘土半遮半掩,但汉代的碑文依然清晰可见,字迹虽将残缺。庭院里的槐树在夏天时绿荫葱茏,墙角上的野藓经过春天的洗礼,斑斓地铺满了石砌。刻写在石碑上的古意至今仍然传承,人们摩挲着这些字迹,却不知道它们的含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济宁州学府中的一处古碑,描述了碑文的沧桑岁月和历史的沉淀。作者通过对碑文、庭院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厚重感。同时,诗中对古碑上的字迹和古意的传承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重要性。整体氛围幽静悠远,意境深远。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
李昌祺的其他作品
- 《 寄定岩戒上人 》 —— [ 明 ] 李昌祺
- 《 赠太常张丞山水图十三首 》 —— [ 明 ] 李昌祺
- 《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次曾学士子棨韵六首 》 —— [ 明 ] 李昌祺
- 《 春日游池州梁昭明太子庙 》 —— [ 明 ] 李昌祺
- 《 金字经 其四 喜舍弟昌明至 》 —— [ 明 ] 李昌祺
- 《 二月二十六日钦颁天花祥云瑞光图至自北京并秦中所献玄兔余忝署礼部事陪百官致辞称贺退而有作 》 —— [ 明 ] 李昌祺
- 《 和秋景韵二十首秋风 》 —— [ 明 ] 李昌祺
- 《 哭子 》 —— [ 明 ] 李昌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