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太史奉使还粤便道过浙觐其尊人官舍

玉河堤畔柳阴阴,客向皇华感别深。 紫燕黄鹂三月道,西湖南海两乡心。 石渠业在还供奉,金马人归异陆沈。 白社旧游如问讯,风尘吾已倦朝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陈太史:指陈继儒,字太史,唐代文学家。
  • (yuè):指广东。
  • (zhè):指浙江。
  • 官舍:官员的住所。
  • 皇华:指皇帝的华庭,这里指宫廷。
  • 紫燕:指紫燕,即紫燕子。
  • 黄鹂:指黄鹂鸟。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
  • 南海:指南海,即南部的海洋。
  • 石渠:指石渠道,古代道路名。
  • 金马:指金色的马匹。
  • 陆沈:指陆地和水中的沈阳,这里指沈阳城。
  • 白社:指白社会,古代社交团体。
  • 风尘:指风尘仆仆的样子。
  • 朝簪:古代官员早上戴的帽子。

翻译

在玉河堤旁,柳树阴阴,客人在这皇华宫殿感受到深刻的离别之情。紫燕和黄鹂在三月的道路上飞舞,西湖和南海两地的心意相连。石渠道上的事务已经处理完毕,金色的马匹带着人们回到了异乡的沈阳城。如果有人问起我曾经去过的白社会,我已经厌倦了早上戴着帽子的风尘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玉河堤畔与陈太史告别的情景。通过描绘柳树阴阴、紫燕黄鹂飞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地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旅途的疲惫和对归家的期盼。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