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说与黄花,九日今朝,同谁举觞。笑指点行囊,虽然羞涩,朅来闹市,怎忍荒凉。螯压橙香,酒浮萸紫,醉脱乌纱鬓欲霜。孤云外,是吾庐三径,归兴偏长。催人苒苒年光。
问役役、浮生着甚忙。自东篱人去,总成陈迹,龙山饮散,几度斜阳。人物雕零。乾坤空阔,世事浮沉醉梦场。登高处,倚西风长啸,任我疏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举觞:举杯饮酒。
- 行囊:出行时携带的包裹。
- 羞涩:形容经济拮据。
- 朅来:来到。
- 螯:螃蟹的大爪。
- 萸:一种植物,常用于重阳节佩戴。
- 乌纱:古代官员戴的帽子。
- 鬓欲霜:形容年纪已大,鬓发开始变白。
- 吾庐三径:指自己的家。
- 归兴:归家的兴致。
- 苒苒:渐渐。
- 役役:形容忙碌不停。
- 浮生:指人生。
- 东篱:指隐居的地方。
- 陈迹:过去的事情。
- 龙山:地名,此处指饮酒的地方。
- 人物雕零:指人物凋零,即人已老去。
- 乾坤:天地。
- 醉梦场:比喻世事如梦。
- 西风:秋风。
- 疏狂:放纵不羁。
翻译
今天九月初九,重阳节,我与谁共饮一杯呢?我笑着指了指我的行囊,虽然里面空空如也,但我还是来到了这热闹的市场,怎么忍心让它荒凉呢?螃蟹的螯夹着香橙,酒杯中漂浮着紫色的萸,我醉得脱下了乌纱帽,鬓发已如霜。在孤云之外,是我那三条小径的家,归家的兴致特别长。
岁月催人老,我问自己,这忙碌的浮生到底为了什么?自从东篱的隐士离去,一切都成了过去,龙山上的酒宴散去,多少次斜阳落下。人物凋零,天地空阔,世事如梦,我在这醉梦场中。站在高处,迎着西风长啸,任我放纵不羁。
赏析
这首作品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重阳节习俗的描绘,如菊花、螃蟹、酒和萸,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自己行囊羞涩、鬓发如霜的描写,反映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年龄。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人生的忙碌和世事的虚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脱和放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