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翠华仙伯

龙烛飞光拂羽林,佩环声急荡疏阴。 黄金阁浸明河冷,白玉楼涵碧雾深。 云隔凤箫春澹澹,月依鸾旆夜沈沈。 的知天必从人愿,得得亲来拜好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烛(lóng zhú):指皇帝的灯火,象征皇权。
  • 羽林:古代皇家的禁卫军。
  • 佩环:挂在腰间的玉环,行走时发出声响。
  • 荡疏阴:形容声音在稀疏的树荫中回荡。
  • 黄金阁:指华丽的宫殿。
  • 明河:指银河。
  • 白玉楼: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涵碧雾:被碧绿的雾气所笼罩。
  • 云隔:云层遮挡。
  • 凤箫:古代的一种乐器,形似凤凰。
  • 春澹澹(chūn dàn dàn):形容春天的气息清淡。
  • 鸾旆(luán pèi):古代帝王出行时用的旗帜。
  • 夜沈沈(yè shěn shěn):形容夜晚深沉。
  • 的知(dí zhī):确信,知道。
  • 天必从人愿:天意必定会顺应人的愿望。
  • 得得:形容心情愉快,得意洋洋。
  • 亲来拜好音:亲自前来传达好消息。

翻译

皇帝的灯火如龙般飞舞,照亮了禁卫军的营地,腰间的玉环声在稀疏的树荫中回荡。华丽的宫殿沉浸在银河的冷光中,仙人的白玉楼被碧绿的雾气深深笼罩。云层遮挡了春天的凤箫声,清淡而遥远,月亮依偎在帝王的旗帜旁,夜晚显得深沉而宁静。我确信天意必定会顺应人的愿望,心情愉快地亲自前来传达这好消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皇家宫廷的夜景,通过“龙烛”、“羽林”、“佩环”等词语,展现了皇权的庄严与神秘。诗中“黄金阁”、“明河”、“白玉楼”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表达了对皇恩浩荡的赞美。结尾的“天必从人愿”和“亲来拜好音”,则流露出对天意和皇恩的深信不疑,以及对美好消息的期待和喜悦。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宫廷诗的典型风格。

耶律铸

元义州弘政人,字成仲,号双溪。耶律楚材子。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父卒,嗣领中书省事,上言宜疏禁网,采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宪宗攻蜀,诏领侍卫骁果以从,屡出奇计,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书左丞相,征兵扈从,败阿里不哥于上都。加光禄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后坐事罢免,徙居山后。卒谥文忠。有《双溪醉隐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