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廿日雨中饮南楼

· 周砥
何许开樽散旅愁,疏帘冰簟水南楼。 天边远岫一黄鹄,雨里垂杨双白鸥。 閒对故人思故国,不堪归梦阻归舟。 东行未见烟尘静,肠断高堂鹤发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冰簟(diàn):凉席。
  • 远岫(xiù):远处的山峦。
  • 黄鹄(hú):天鹅。
  • 白鸥(ōu):一种水鸟。
  • (xián):同“闲”,空闲。
  • 故人:老朋友。
  • 故国:故乡。
  • 归梦:回家的梦。
  • 归舟:回家的船。
  • 烟尘:战乱的景象。
  • 高堂:指父母。
  • 鹤发:白发。

翻译

在何处可以开怀畅饮,以解旅途的忧愁?在南楼上,我拉开了稀疏的帘子,躺在冰凉的席子上。天边是遥远的山峦,一只黄鹄孤独地飞翔;雨中,垂柳旁,两只白鸥相伴。我闲暇时与老朋友相聚,思念着故乡,却难以实现回家的梦,因为归途被阻断。向东望去,战乱的烟尘依旧未平息,我心中无比痛苦,因为想到家中的父母,他们的白发在秋风中更显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雨中南楼的孤寂与思乡之情。通过“天边远岫一黄鹄,雨里垂杨双白鸥”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相伴的深刻感受。诗中“閒对故人思故国,不堪归梦阻归舟”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及归途受阻的无奈。结尾“肠断高堂鹤发秋”更是以父母白发之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与忧虑,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周砥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