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太原南阳镇题紫薇观壁三首

吾皇巡狩用三驱,万骑千官奉帝车。 北阙春颁劝农诏,南陬夜奏报捷书。 士民安堵耕盈野,老幼迎郊浆满壶。 伫看要荒归一统,天兵不日破东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巡狩(xún shòu):古代皇帝视察各地的行政活动。
  • 三驱:古代天子狩猎的一种仪式,表示天子对天下的关怀。
  • 万骑千官:形容随从众多,官员众多。
  • 帝车:皇帝的车驾。
  • 北阙:指朝廷。
  • 劝农诏:鼓励农业生产的诏令。
  • 南陬:指南方的边远地区。
  • 报捷书:报告胜利消息的书信。
  • 士民安堵:指士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 耕盈野:田野里到处是耕作的景象。
  • 老幼迎郊:老人和小孩在郊外迎接。
  • 浆满壶:指准备好了酒水,表示欢迎和庆祝。
  • 伫看:期待着。
  • 要荒:指边远地区。
  • 归一统:归于统一。
  • 天兵:指皇帝的军队。
  • 不日:不久。
  • 破东都:攻破东方的都城。

翻译

吾皇巡视天下,用三驱之礼,万骑千官簇拥着帝车。北方的朝廷春天颁发了鼓励农业的诏令,南方的边远地区夜晚传来报捷的书信。士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田野里到处是耕作的景象,老人和小孩在郊外迎接,准备好了酒水表示欢迎和庆祝。期待着边远地区归于统一,皇帝的军队不久将攻破东方的都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朝皇帝巡视天下的盛况,以及国家安定、农业繁荣、军事胜利的景象。诗中通过“万骑千官”、“劝农诏”、“报捷书”等词语,展现了朝廷的威严和国家的强盛。同时,“士民安堵”、“耕盈野”、“老幼迎郊”等句,传达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氛围。最后,诗人期待边远地区归于统一,预示着国家的进一步扩张和统一。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和期待。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