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公虽不到杭而惠勤师思之因所居有涌泉出因名之曰六一泉
欧公天人世无匹,六物之中目为一。
孤山山下西湖西,飞梦逍遥绕云石。
凿开瑶窟迸银泉,水镜胸中湛虚白。
是心洞洞何所容,内照此泉皆外物。
坡翁好事镌苍珉,醉墨雄翻扛鼎笔。
至今草木馀清辉,冠剑一时随戏剧。
两翁神与造化游,鞭驾风霆挥八极。
垂光后世几千年,名不可磨泉不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欧公: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 六物:指欧阳修的六种爱好,即琴、棋、书、画、诗、酒。
-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中的一座小岛。
- 瑶窟:指美丽的洞穴。
- 湛虚白:清澈透明。
- 坡翁:指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苍珉:指青色的玉石。
- 扛鼎笔:形容书法或文章气势雄浑,如同能扛鼎一般。
- 戏剧:此处指戏剧性的装扮,比喻苏轼和欧阳修的非凡气质。
- 鞭驾风霆:比喻驾驭风云,形容人的气魄宏大。
- 八极:指极远的地方,泛指天下。
翻译
欧阳修是世间少有的人才,他的六种爱好中,眼睛最为重要。他虽未亲自到过杭州,但他的精神却如飞梦般逍遥于孤山下的西湖西侧,绕着云石飘荡。在那里,他凿开了一个美丽的洞穴,从中涌出了银色的泉水,这泉水清澈透明,如同他心中的镜子。他的心灵是如此纯净,以至于他内心所照见的泉水,都成了外在的物质。
苏轼喜欢在这青色的玉石上刻字,他的书法气势雄浑,如同能扛鼎一般。至今,这些草木还留有他们的清辉,他们的冠剑装扮如同戏剧中的角色,一时之间显得非常戏剧化。这两位老人的精神与自然造化同游,驾驭风云,挥洒八极。他们的光辉将垂照后世几千年,他们的名声不会磨灭,泉水也不会枯竭。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欧阳修和苏轼的非凡才华和深远影响。通过描绘欧阳修在西湖孤山下的想象场景,以及苏轼在玉石上的书法,诗人展现了两位文人的超凡脱俗和他们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飞梦逍遥绕云石”、“水镜胸中湛虚白”等,生动地表达了两位文人的精神境界和艺术成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欧阳修和苏轼的无限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