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古乐歌五首网罟

· 周巽
历山之下兮河之滨。陶元气兮冶大钧。塼埏埴兮淬清泠。 器不苦窳兮资吾民。元德升闻兮韶音以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历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古代传说中的山。
  • 陶元气:陶冶自然之气,指制作陶器。
  • 冶大钧:冶炼大钧,大钧指陶钧,即制陶用的转轮。
  • 塼埏埴:塼(zhuān),砖;埏(shān),揉和;埴(zhí),黏土。这里指制作陶器的过程。
  • 淬清泠:淬(cuì),淬火,这里指冷却陶器;清泠(líng),清凉的水。
  • 器不苦窳:苦窳(yǔ),粗劣,这里指陶器制作精良。
  • 元德升闻:元德,高尚的德行;升闻,声名远扬。
  • 韶音以成:韶音,美好的音乐;以成,因此完成。

翻译

在历山之下,河滨之畔, 陶冶自然之气,冶炼大钧。 揉和黏土,淬于清凉之水, 制作出的陶器精良,有益于民。 高尚的德行声名远扬, 美好的音乐因此完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历山下河滨之地,通过陶冶和冶炼制作出精良陶器的场景。诗中“陶元气兮冶大钧”展现了制陶的技艺,而“器不苦窳兮资吾民”则体现了这些陶器对民众的实用价值。最后,“元德升闻兮韶音以成”升华了主题,将制陶的技艺与高尚的德行和美好的音乐联系起来,表达了制陶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文化和德行的传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制陶过程的描写,传达了对技艺和德行的赞美。

周巽

元吉安人,字巽亨,号巽泉。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 287篇诗文